新闻资讯
胡言细语 ▏“摸着石头过河”能“力挽狂澜”吗?我想说,当然可以!
有幸参观哈佛,校园里各种闲逛,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临近傍晚,是该去吃烤串和肉夹馍的时间了,然并卵,校门口一顿找,不要说烤串肉夹馍了,连个像样的摊位都没有,我就纳了闷儿了,一所连串儿都买不着的大学有啥好的,凭什么江湖好汉都上杆子来?我边想边把最后一包幸运方便面捏碎。可直到我仰望45度,优雅地抬起右手,将最后一口面渣沿包装袋滑入嘴巴后,我依然没有得到答案,直到一年后,一份名为Turing the Tide的报告将正解公诸于世。
报告的出品人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方便起见,以下简称佛教学院),乍看这名字感觉是个继续教育的函授班,但其实人家是正宗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原名叫做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是米国数一数二的教育学院,Cow B的很!佛教学院为毛要写这么一份三十多页的报告呢?因为他们的一个叫做“让世界充满爱”(Making Caring Common)的项目认为,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得有人管,于是站了出来,召集江湖群雄,包括大学招生官,大学董事,校长,教育机构等,齐聚哈佛,共商对策。一石激起千层浪,留学界为之大震。那么这个report到底说了些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哈佛价值观;如果说人话,就是:谁能进哈佛? 老天,还有这样的好事!很多可爱的宝宝此刻都会在心里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然并卵again,顶级大学的招生官都说,没有人给他们一个公式来计算出谁能被录取,可既然如此,他们怎么做选择?
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选人方法--靠!经!验!。你可能觉得我在扯淡,那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据我所知,哈佛以及斯坦福的招生官都公开说过,选谁不选谁是一门艺术,绝非科学。看似无法精确的选人策略却透露出清晰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哈佛等校的价值观:有本事且肯帮忙。咱不说哈佛了,就凭咱为人处世的经验,就知道这个价值观严重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怎么证明某个孩子是真的有本事且发自内心的乐善好施呢?更棘手的是,如果有一群有真本事且乐善好施的孩子,你选谁?中国人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真本事可以通过GPA和标化成绩体现,乐善好施怎么办?你总不能比谁扶的老奶奶多吧!那么这份报告就是详细阐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此处不赘,推荐看原文,起码二刷。
品一品中西方选人的“差异”
总结下来,米国大学看人看三样儿,一是硬实力,二是软实力,三是独特性。硬实力主要靠GPA和标化考试成绩,注意,GPA绝对重于标化成绩,更直白点说,过程重于结果;软实力是这篇报告的核,主要谈论的是关爱与奉献。那么招生官又如何辨别谁是真的大善人谁又是包装出来的伪善呢?报告中谈了很多,挑两点say一say:
1. 我们(此处的“我们”代指大学招生办)希望看到你在持续地做事,你主要的活动起码参与了一年以上(这一点用于淘汰临时抱佛脚的人)
2. 我们希望你do with people in need,而不是do for them。这一点对我的触动最大,因为只有do with people in need,才能让接受帮助的人充分理解到自己困境的原因,这对于破解困境的价值远远大于直接捐钱捐物。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中国式国际援助与西方式国际援助的区别,正好能说明do with和do for的现实差异,中国式援助是与当地人一起做贸易,修铁路,建工厂,共创意,同患难(比如“一带一路”),西方式国际援助通常是捐钱捐东西给当地政府并要求这些政府施行民主。结果呢?套用《战争之王》主人公原型(即尼古拉斯凯奇所扮演的角色的现实原型)被捕后的话:你们的国际援助是非洲的贫穷,腐败和混乱的罪魁祸首。如此,我们可以看到do with和do for的巨大差别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国际援助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践行的是正道,而美国人是应该反思的;
3. 通过1和2,招生官筛选出了一批Cow B且愿意用自己的Cow B关爱他人,贡献社会的人,可是招生名额有限,还得再筛,这回又靠什么筛呢?独特性!但是独特性分两种,一种是你可控的,一种是你不可控的。可控的好理解,最近斯坦福大学招生官在致落选者的公开信中说(大意非直译):我们当然会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感到兴奋,但或许我们更有可能选择一个极具潜力的马林巴演奏者,因为ta更独特。而不可控的独特性则指的是你的国别,种族,宗教等,换句俺们都懂的话来说吧,就是不同背景的人都有一个比例指标(有社会公正角度的考虑),也许你什么都符合,但由于你的族群的指标已满,你也依然有可能没有被录取(这并不代表你不够优秀)。也正因为最终进入大学的人的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Turing the Tide这份报告里一再强调,高中生在做活动时最好选择参与者背景多元的项目,因为招生官认为未来走出校园,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你只有能够理解并尊重与你不同的人,才有可能与他们和谐相处。
报告的简介到此为止,读完后,深感美国人的“心机”,按照他们的这套逻辑,选择出来的当然都是人中龙凤,他们在用价值观选人,考试成绩对于他们的招生官来说,之所以提都没提,不是因为不重要,是因为这只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基本要求,无需再提。所以,我们的国际班的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孩子的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国际部的老师们,我们准备好了吗?
再回头理解一下“综合素质”
现实是,全中国的国际教育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没什么可丢人的,但我们必须警惕并时刻扪心自问,我们摸石头的方向有没有跑偏?!关起门来说,我们的意识里,始终被“分数”左右着,追求高分无可厚非,但若我们的心中只有“分数”这一个维度的指标,有极大的可能会产生5个不理想的结果,它们从轻到重依次是:1. 每逢考完,就体贴地给自己安排一个“抚慰期”以犒劳自己,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托福和SAT每年都不止一次考试,所以如果每次考完都有一个学习中断,仅从学习效果上说,非常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你将更容易遭遇长时间的瓶颈,同时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2. 你会对应试技巧过度关注,从而忽略基础能力的夯实和终身学习精神的培养。这种短期冲刺,遍寻捷径的心态一旦形成,你将再也无法专注,具体体现为,你可能好几年都无法读完一本书,对人对事缺乏耐心和远见,这种对心性的破坏力将会是不可逆的;3. 除了分数,你很难去关注其他东西,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于是,诸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弱者,团队合作等品质在你看来都将变成与己无关的鸡肋,可实际上,这些素养在真实世界中远比分数重要,这一点我们都准确无误地知道;4. 你会在大学毕业甚至而立之年后幡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对周遭有什么价值;5. 单一指标会让你的心态只与“分数”(在毕业后,“分数”转变为“个人成就”)挂钩,当你取得不错的成就时妄自尊大,当成绩不满意时妄自菲薄,无法再获得内心的安宁。
分数和成就是重要的,我们非常渴望看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与自己实力匹配的分数,同时更加期待同学们把成长和成就等而视之。我们发现这非但不会耽误你获得成功,反而会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更重要的是,当你成长了,你会对成功有另外的定义和认识,你会在独善其身的同时更发自肺腑的兼济天下,这就是top universities招生时所秉持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所需要的价值观。
北美中心教师:胡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