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丨愿终有一颗星,因你之名闪亮
文 | 梁劭南(高二A班)
虽然之前对美国大学的了解并不多,但对哥大也略知一二,世界顶级名校名校、常青藤之一、五位美国开国元勋母校,每个头衔都如雷贯耳。对于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满怀憧憬地来到了我们去年曾造访过的纽约,开始了为期三周,却极为充实的Columbia HSP(High School Program)。
和其他参加夏校的同学一样,当我真正站在哥大门前的时候,一切幻想都被突如其来的不知所措打成了泡沫。我在哪?我是谁?我该干什么?拿了房卡,收拾完东西的我完全失去了对于下一步行动的判断。原本已经因为航班原因迟到四个小时的我急匆匆地出了门想去校园里转一转,殊不知RA(楼层宿管)早已在每个人的门前贴上了报到这天的schedule,丝毫没有注意门上注释的我,则成了一只无头苍蝇。折腾了好一会,才在其他RA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RA,脸上写满了尴尬。
第二天,我们也就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第一节课教授就直接明了地阐述了三周的syllabus以及一份推荐信的样文,让我们自己了解一下得到推荐信需要何种的表现,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上完第一天的课,我的第一感受便是,“你不主动我们就没有故事”,提问,回答,发邮件,阅读,演讲,做笔记,无一不需要你自己主动积极的态度。课堂上,竞争也十分激烈,没有人在乎你是否在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也都是争先恐后;课下,尽管日常的阅读内容长达二三十面,仍有不少人能在第二天早上的lecture上对答如流;日常与同学教授的对话常常会因为他们快的吓人的语速而听不清,只能一遍遍尴尬地问What?Sorry?Excuse me?但逐渐地,我适应了这样的日子,适应了每当空余时间就看上三四面的阅读,适应了上课极快的节奏,时不时还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以前在AP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回答一两题。
关于我们的final,是由individual和group presentation两部分组成的。教授开明地让我们自选题目,在group presentation中兴趣相同的则会被分配到同一个小组进行任务。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任务不仅仅只是设计一个相关的实验,更要我们将另外两个班的同学当做participants来亲手完成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三个小班里的每个人都充当着参与者和研究人员的角色,亦能了解其他同学新奇的实验,亦能与同组的成员享受设计实验的乐趣。这是我前所未闻的教学方法,更是极大地激起了我的兴趣。可以说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和组员一起讨论着实验方案,她们很热情,也很有想法。在讨论中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某个人会成为主导讨论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宝贵的想法和意见,这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一个来自世界各地思想碰撞的舞台。我们组最终敲定了用空键盘测试记忆力的实验,并在第三周成功完成了实验。
活动方面,学校内同学自发组织的trip颇多,我们能够直接在网站上或是在科教楼内了解报名。不知道是因为胆怯还是喜欢自己规划行程,我整整三周也没有主动去找过任何活动组织者,而是周末自己和认识的几个中国同学一同领略纽约的地域文化,也算是有一丝遗憾。不得不说,歪果仁的圈子真的非常非常难以融入。如果是聊天,仅仅只能聊上几句最基本的问候和兴趣,他们的笑点,他们关注的电影和明星,他们的日常用语,这些文化差异是很难逾越的鸿沟。在前两周我几乎是和中国同学一起度过的,而和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甚少,大概只有一起做PPT的时候会一起讨论,但在第三周其他组一个实验上,参与者需要和班里一位从未说过话的同学交流5分钟,我也算是成功地交到了除组员之外的第一个外国朋友。尽管聊天时避免不了自己拙劣的口语,但外国朋友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嫌弃,甚至不停地向我学习中文。
最后一天,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因舞会带来的狂欢。然而,尽管舞会上的音乐那么闹腾那么欢,我还是不能忘记教授最后说的It’s glad to meet you guys,那位朋友最后说的I’ll miss you,以及RA最后的那个拥抱。
如果说与哥大相处的这三周是一个美梦,
那我希望可以一直“梦”下去!